教师节的由来和影响
一、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节是个感谢教师的节日,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各国各地区节日日期不同,我国大陆地区为9月10日,我国台湾地区为9月28日。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和特点。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用来庆祝教师节和感恩教师。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则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二、教师节的影响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中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每年的教师节,中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但同时,教师节的设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每到教师节,学生大都会以各种方式感谢恩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却逐渐演变出给教师送金钱、礼品卡等情况,礼物越来越贵重,使得节日有些“变味”。在大部分家长看来,为了孩子不吃亏,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大部分老师在收礼与不收礼之间,也有各自的为难和坚持。
如今,教师节送礼的现象也常引发热议,有人认为没有必要;有人认为是学生对老师表示敬意和感恩的一种方式,无可厚非。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
本站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网站,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客服:025-57901503
扫一扫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咨询
官方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