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法院与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与商事调解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持续推进涉外审判专业化建设
为进一步优化区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涉外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朝阳法院与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深化合作共建,就外国法查明、涉外民商事纠纷调解、中立性评估、培训与调研等领域的合作及机制深化进行了积极探讨。蓝海中心执行理事长肖璟翊,朝阳区商务局副局长陆勤宏,朝阳法院涉外法治智库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朝阳法院副院长龙云斌,党组成员、副院长齐晓丹,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
蓝海中心是全国首家专业化的域外法查明法人机构,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港澳台和外国法查明基地”,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跨境法律服务以及商事调解、中立评估等争议解决服务。
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外国法查明、涉外民商事纠纷调解、中立性评估、培训与调研等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以服务涉外案件高效审理及为当事人提供优质诉讼服务为宗旨,推动诉讼纠纷源头治理,充分发挥调解在涉外案件中的解纷作用,双方共建诉调对接及中立评估机制,引入特邀调解及评估组织,同时建立“域外法查明直通车”,便利涉外案件当事人获得域外法律查明服务。为进一步提升朝阳法院涉外审判能力,加强交流互鉴,双方将充分利用跨境平台和研究机构的专家资源,以论坛、沙龙、授课等方式,对涉外民商事审判领域中的相关法律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论证、调研。
座谈会伊始,与会嘉宾观看了朝阳法院涉外审判人才高地工作宣传片,了解近年来朝阳法院在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加强涉外审判人才培养、优化涉外司法服务、服务保障新时代首都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和成绩。
龙云斌副院长介绍了朝阳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基本情况和特点:一是案件资源丰富,充分具备多维度共建基础;二是资源配置合理,初步形成专业化审判格局;三是配套机制多元,持续建设全方位推动体系。
朝阳区商务局副局长陆勤宏介绍朝阳区开展“两区”建设以来充分发挥国际化特色和优势,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优环境,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的相关情况,并对朝阳法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朝阳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两区”建设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给予了高度肯定。
朝阳法院智库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表示,朝阳法院涉外审判人才高地建设机制全面,成效显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将持续开展好与朝阳法院的各项合作共建项目,充分发挥作为智库专家在涉外审判、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共同推动涉外法治高水平建设,共同培养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
座谈交流中,与会人员就提升涉外案件审判质效、域外法查明的流程和实务案例、持续创新涉外审判机制、强化涉外审判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齐晓丹副院长表示,此次会议建立了朝阳法院与蓝海中心的合作框架,推进了实践部门与科研院校和第三方机构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下一步,朝阳法院将持续深化涉外审判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工作水平,为助推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服务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司法保障。
扫一扫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咨询
官方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