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法速递>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1.1)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1.1)

江苏联创伟业律师事务所 | 2021-06-07 17:26:31 | 作者:民商部 | 浏览量:1168

十一、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1.将引言修改为:

“为正确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2.删除第二条、第五条、第二十条。

3.将第三条修改为: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4.将第六条修改为: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5.将第七条修改为:

“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请求撤销合同的,应适用民法典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对方当事人对撤销合同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被撤销,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撤销之日起计算。”

6.将第十条修改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的‘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名、盖章、按指印或者虽未签名、盖章、按指印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

.....

具体全文可参见以下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d41kD4tNDMZQYuPq0bD6w

 

免责声明:

本站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网站,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客服:025-57901503

 



法律咨询电话: 025-57900829

扫一扫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咨询

官方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