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联创干货> 【联创课堂】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相关问题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搜索


【联创课堂】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相关问题

江苏联创伟业律师事务所 | 2019-08-06 14:39:59 | 作者:法诉部 | 浏览量:756


本期要点

被继承人去世后的债务清偿,涉及很多诉讼和执行难题,继承权和债权二者的权益如何平衡,司法实践中并无统一的裁判标准。笔者以自身遇到的多起案件处置经验,对该类纠纷进行一个总结,本期和大家一起探讨。


01

如果被继承人放弃继承如何处理?

笔者代理的(2017)苏01民终8246号案件,其中两位继承人在一审程序中为了免除自身责任,向法庭作出放弃继承的承诺,一审法院根据《继承法》第33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予以准许,按夫妻共同债务的规定判决被继承人的配偶承担还款责任。被继承人配偶上诉之后,二审法院因被继承人借款是用于赌博而未认定为夫妻高铁站务,改判被继承人配偶在遗产继承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



但是如果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怎么处理呢?根据上述继承法的规定,放弃继承之后,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这样的结果就是债权人找不到适格被告主体,诉讼程序可能无法提起。如全部继承人放弃继承并不必然免除责任时,继承人应承担何种责任?


我们国家目前还未有关于处置上述情形的特别程序,笔者代理的(2017)苏0106民初2810号案件,就涉及两位法定继承人在进入诉讼之前就作了放弃继承的公证,虽然这样的情形不符合人之常情, 因为被继承人有两处房产一辆汽车。两位继承人开庭均未到庭参加庭审,只是将放弃继承的公正文书提交法院。最终法院判决为了查明事实和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判决放弃继承无效,两位继承人在上述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


02

如果涉案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如何处理

比如被继承人配偶一方既是债务人也是继承人,此时配偶与其他继承人之间应如何分配清偿责任?被继承人承担的有限连带责任还是补充责任?



笔者承办的(2017)苏0102民初1665号案件,笔者在确定诉讼请求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最终选择请求法院判令配偶承担共同还款责任,而被继承人(包括配偶)在遗产继承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院判决基本同意笔者的诉请,只是没有要求配偶在遗产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该案执行异常复杂,但是由此可以延伸出下一个问题,如果该案的其他继承人在遗产范围内清偿了债务,其对于被继承人的配偶是否享有追偿权?法院能否应首先在夫妻共同债务中划分出被继承人的个人债务,进而明确偿还主体和范围?


03

判决文书是否应查明被继承人遗产范围

遗产继承是很隐私的事情,被继承人有多少遗产,债权人是很难准确掌握的,目前笔者代理的案件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并未调查核实遗产的具体情况,直接判决被继承人在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上文提到的(2017)苏0102民初1665号案件就是这样的情况。可是在判决书中没有明确遗产的范围,债权人在申请执行时又当如何确定标的物?执行时如果债权人查找到被继承人的遗产,此时如果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又该如何处理呢?还有一种就是上文提到的(2017)苏0106民初2810号案件判决,在判决书主文中明确了被继承人的遗产范围,进而要求被继承人在上述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



04

如果被继承人有多笔债务如何处理

如果遗产尚未处置,被继承人有多笔债务,在债权人均起诉的情况下,法院是无法在判决中明确分配比例,因为集中诉讼的可能性不大。


这个执行提出很大的要求,笔者近期遇到一件案件,被继承人死亡之后遗产还有20万,现已经知道的债权有两笔,A银行20万贷款,B银行30万元贷款,被继承人和两家银行上来按比例清偿,A银行同意被继承人提出的方案,可是B银行因为核销要求,需要通过诉讼程序来处理。如果被继承人在诉讼之前已经将20万元全部归还A银行,此时遗产已经处置完毕,法院是否会认可在先得到清偿的A银行能对抗在后主张债权B银行的请求权?B银行是否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05

涉及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的问题

在被继承人立下遗赠的情形下,如果遗赠的遗产大于债权人的债权时,继承人在继承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继承法》第34条明确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如果继承人因遗嘱或遗赠继承的遗产不能足额偿换被继承人债务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2条规定:“遗产已被分割而未清偿债务时,如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首先由法定继承人用其所得遗产清偿债务;不足清偿时,剩余的债务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如果只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



法律咨询电话: 025-57900829

扫一扫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咨询

官方微信客服